2025年8月5日 星期二

請妳從此停留在我懷抱──以歌轉翻角色形象

作曲:翁孝良
作詞:姚謙
演唱人:庹宗華
編曲:王豫民
製作:于仲民/西堤音樂工作室
收錄專輯:懷抱
出版時間:1991
出版公司:滾石唱片
受訪者:庹宗華
採訪者:柴郡貓

庹宗華從八歲踏入演藝圈開始演戲,至今不論是電視劇或是電影都有超過八十部以上的作品。而在一九九〇年前後陸續演出《報告班長》與《七匹狼》系列電影,電影的聲勢不斷累積,成為當年炙手可熱的當紅演員。演而優則歌的庹宗華在一九九一年推出首張專輯《懷抱》,〈請妳從此停留在我懷抱〉作為主打歌收錄其中大獲好評,一躍成為備受注目的影歌雙棲藝人。

庹宗華回想:「雖然在發行自己的專輯之前,先在李明依的專輯合唱了〈算不算是一對戀人〉,但畢竟做專輯有九首歌,每首歌的製作人都不一樣,雖然製作人都很好,但製作專輯還是有感受到壓力。非常感謝當時有容唱片的老闆孫豪的支持與提拔,他給我很大的空間發揮,讓我擁有歌手身份這樣的體驗與經歷。當時在錄〈請妳從此停留在我懷抱〉就覺得很有挑戰,因為這首歌音域比較高,配唱的時候讓我印象滿深刻的。」庹宗華笑說當時自己是唱片新人敢怒不敢言,但也覺得對於表演者是很好的經驗與磨練。

受訪於MÜST辦公室之合影:庹宗華老師、MÜST蔡琰儀總經理


在一九九一到九八年之間總共發行了五張專輯,談到作為演員跟歌手的差別,庹宗華笑說:「歌手相較於演員根本是貴族,工作環境大多待在室內冷氣房,不像演員要上山下海,拍攝期間可能要一連幾個月待在外景,卡到檔期的時候也曾經睡在片場,一個多禮拜沒回家。但是我覺得我很幸運可以一直做自己喜歡的事情,包含演戲、唱歌,我可以將作為演員的細膩情感表現在歌曲之中,也能在唱歌時發現更多聲音表演的技巧。」

喜歡妳把我的手握得好牢 / 彷彿我是妳心中的城堡 / 眼前浮華世界縱然炫耀 / 妳是我永遠的驕傲 / 請妳從此停留在我懷抱 / 我的心但願妳能全知道」在戲劇中庹宗華可以揣摩演繹各種不同個性的角色,在〈請妳從此停留在我懷抱〉這首歌庹宗華也唱出了溫柔又深情的大男孩心中對愛情的盼望,作為歌手也能傳遞滿滿感情,將最真實的自己呈現在大家的面前。

庹宗華分享:「歌曲要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,自己習慣從生活最接近的故事去帶入歌曲,甚至參與專輯企劃,讓這些歌曲更能融入自己的生命經歷。因為第一張專輯成成績很不錯,唱片公司也在同一年很快推出第二張專輯《為你擔心》,對我來說,第一張專輯《懷抱》是一張非常精緻的作品,而《為你擔心》則是比較舒服自在,也感覺到自己更游刃有餘的狀態。」

每個時期累積了不同的歷練,對歌曲也會有不同的詮釋。期待在〈請妳從此停留在我懷抱〉發行超過二十年後,有機會再聽見庹宗華演繹這首歌,讓聽眾再次回味當年的共同記憶。

聆聽《懷抱
KKBOX 

2025年7月25日 星期五

追浪——蓄積能量、待勢而發

作曲:吱吱 作詞:吱吱
演唱人:吱吱郭芝吟
編曲:吱吱、王昱辰、簡道生
製作:簡道生
收錄專輯:追浪
出版時間:2022
出版公司:香港商有聲娛樂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
受訪者:吱吱郭芝吟
採訪撰文:廖桂寧

湛藍天空襯著大如棉花的白雲,海浪順著風拍捲上岸,空氣中蓄著一份熱力,是台東的風、台東的海、台東的空氣。這裡是「吱吱」郭芝吟從小生長的故鄉,也像她給人的感覺——充滿活力卻不急迫。

吱吱發行的首支單曲〈追浪〉,從歌到詞、編曲到演奏,她全力參與錄製及創作。而〈追浪〉是先完成編曲後才創作詞曲。由於「海」給她一種很「拉丁」的感覺,所以編曲之初,她便以這樣的聯想,透過樂器配置與聲音表現,讓整首歌充滿著海浪氛圍,但卻花了她三個月才完成。反倒是詞曲創作很直覺,順著編曲,將感受到的旋律唱出並譜曲,最後再進行歌詞修飾。

「追浪」的概念來自於與喜愛衝浪的師兄歐漢聲的分享,這個衝浪動作是將身體撐在衝浪板上,以手臂划水順著潮水推進,等待海浪來臨,為站上浪頭而有的預備。她認為這個蓄積能量、待勢而發的動作,與正在努力的自己非常相像,所等待的每一道浪就像每個挑戰及夢想。浪起浪伏,不一定能順利地掌握住每一道浪,穩穩踩在上面——決定參加比賽卻無法預知結果、選擇北上發展是否正確——接續不斷的問號,就像追浪的心情。沒有風的時候,必須等待,等浪的心情,與她醞釀音樂作品、等待舞臺的心情相呼應。

吱吱首張單曲的錄音室初體驗,製作人要求她親自彈奏木吉他並一次完成,六小時的彈奏讓手指都僵硬瘀青,製作人不得不阻止她:「妳該休息了,手指已經沒有感情了。」爾後,最有自信的歌唱,卻因為過度緊張而無法順利發聲,也讓製作人再度喊「卡」,直到隔天才順利錄完。

一波三折的錄音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進行,「鼓手為了完美演奏,結束時手都流血了。」準備混音時,製作人卻在前一晚確診,即使如此,他們還是以電腦視訊同步工作。對於正準備發片卻遇到世紀大疫,吱吱感受到的是興奮。過程並不順遂,但解決問題讓她收穫很多,完整參與專輯製作是她從未有過的經驗,學習讓她充滿動力。「滑動雙手 向下俯衝/沒理由不換你跟我走」一旦站上浪頭,我就要引領浪潮的霸氣。

一路望著海洋長大的她,對海有著特別的親切感,那是她的成長歲月。吱吱曾在節目上分享自己的珍寶景點——夏季在三仙臺守候日出。太陽從海平面上升,那一瞬的燦爛十分短暫,不小心就錯過。正如〈追浪〉所述:「我望著天空等著起風起風」專注眼前的一切。

聆聽《追浪》

2025年7月18日 星期五

孤獨的總和--以歌曲解答生命中的疑惑

作曲:吳汶芳  作詞:吳汶芳
演唱人:吳汶芳
編曲:周顯哲
製作:王志秦
收錄專輯:《愛的生存之道》原聲帶
出版時間:2013
出版公司:福茂
受訪者:吳汶芳
採訪撰文:王景新
 
 

吳汶芳詞曲創作的〈孤獨的總和〉,以細膩的筆觸寫下孤獨感的無形重量。這首歌呈現了現代人面對孤獨時的無奈與掙扎,卻也道出在孤獨中尋求共鳴的渴望,讓人感受到吳汶芳在孤寂中找尋自我的真摯情感。

〈孤獨的總和〉是吳汶芳大學時期創作的歌曲,當時在台北參加各種音樂比賽,卻與同學之間產生了距離感。「當時,面對學業、遠距離戀愛以及家庭的不理解,這些壓力讓我感到孤獨。」然而,她也從中汲取創作的靈感,寫下了這首歌。這首歌探索孤獨的多面性,並將其轉化為一種力量,「希望能表達每個人心中那份渴望被理解的心情。」

歌曲的創作過程對吳汶芳來說是一次情感的宣洩,「我在床上抱著吉他,一邊哭一邊寫下歌詞,幾乎沒有修改。」細緻而微捕捉真摯現代人的共感,讓歌曲在發行後獲得一致好評,成為她最讓人津津樂道的代表作。她認為創作像是一種自我療癒的過程,她將內心的掙扎與孤獨,用音樂轉化為力量。第一句歌詞「如果我是一朵花/那又為誰而綻放」正是她對自身存在的思考,創作型歌手的宿命亦復如是,以歌曲一一回應並試著解答生命中的疑惑。

與製作人王志秦的合作中,吳汶芳感受到一種自由的創作氛圍。錄音過程並不漫長,卻滿是情感的真實流露。「這首歌不只是我個人的故事,也是每個人心中孤獨的共鳴。我希望透過這首歌,能讓聽眾感受到孤獨並不可怕,反而是一種生命的體驗。」吳汶芳初心如一面無塵明鏡,映照顯像每個人在生活中所面臨、所忽略的孤獨與渴望。

〈孤獨的總和〉將本屬於理性數學的「總和」一詞,轉化出感性意義,以細膩的歌詞打動人心,並在MV中展現孤獨症患者與她自身的孤獨感之間的對比。吳汶芳笑說「我數學其實很弱,才會主修外語。」


吉他在〈孤獨的總和〉扮演重要角色,「我是自學吉他。還沒發專輯前,吉他我都是學人家刷一刷啊。技巧什麼真的都不會。頂多就是看指法圖片,我就照著按。」後來發片當了歌手,吳汶芳把握每一次上台演出的機會,「我為了要耍帥,所以我就跟製作人要了很多單軌的吉他檔案,就一一的把所有的音用聽的方式把它採捕下來。然後很多歌其實不適合自彈自唱,我就會硬練,把它練到可以自彈自唱。」多年後與老師相遇,「老師有聽見我現場彈那首歌,他嚇到說哇!『你吉他彈得這麼好』」

吳汶芳對音樂始終初心仍在,一次次的練習與彩排,全是為了下一次能與久違的知音者,完美再重逢。

聆聽《孤獨的總和》
KKBOX 

2025年7月11日 星期五

河壩--人非物亦非的音樂詩篇

作曲:彭柏邑  作詞:彭柏邑
演唱人:彭柏邑
編曲:彭柏邑
製作:彭柏邑
收錄專輯:塹
出版時間:2021
出版公司:種子音樂
受訪者:彭柏邑
採訪撰文:王景新
  

彭柏邑初登場專輯《塹》,也似萬花筒般折射出多變且炫目的色彩。

如果彭柏邑不說,任誰也無法揣想〈河壩〉創作靈感居然源於對小賈斯汀(Justin Bieber)〈I'll Show You〉MV的欣賞。「小賈斯汀的MV是在冰島拍的,有山川河流,我的靈感就來了。然後我就做這個編曲。」彭柏邑試著結合視覺與聽覺,豐富聽覺層次,也為聽眾創造更加立體的音樂體驗。EDM創造出更為空靈的孤絕氛圍,為歌曲營造一聽有感的特質。「我想要的是一種像冰川融化的聲音,聽起來很冷,但同時也有生命的律動。」彭柏邑分享道,他嘗試使用多層次的合成器效果,並與現場樂器錄音結合,創造出既真實又充滿想像空間的聲音氛圍。他坦言,這樣的靈感轉化過程是一次挑戰,既要保留原始的情感觸發點,又要加入自己的創作視角與新鮮感,確保作品有獨立性。

〈河壩〉深入探討環境變遷的主題,乍聽或許八股沉重,但彭柏邑以情以景入歌,稀釋了說教意味。利用時間的鋪陳讓歌曲有清晰敘事線。

「我小時候阿婆很常去頭前溪洗衣服,他們都不用洗衣機,覺得自己親手洗比較乾淨。」童年回憶成為歌曲發想起點,但彭柏邑並未停留在懷舊層面,而是進一步將個人經驗與當代環境問題連結。「前面我鋪陳一個阿婆去洗衣服,早晨河流很乾淨;然後,第二段就開始寫河流怎麼越來越髒,最後就是阿婆不再去河邊洗衣服。結尾就是這條河流已經完全消失了。」他說:「現在強調環保意識,有些河流或海洋被污染。我觀察頭前溪,也常漂流很多垃圾。」他鮮明地書寫環境變異,暗示人類若忽視環保將對自然環境造成不可逆的影響。

音樂製作物,彭柏邑則運用一種特殊音效來模擬河流湧動的聲音。「就是人聲會一直吟唱,是一個音效叫『Atmosphere』,就是氣氛音樂。我覺得很像河流的概念,所以把它加進來。」他細緻的聲音設計強化了歌曲氛圍,也為聽眾升級了一種沉浸式的聽覺體驗。他認為,音樂不僅是聲音的堆砌,更是講述故事的一種媒介,而他希望每一個聽到〈河壩〉的人,都能感受到歌詞與音效交融而成的畫面既視感。

值得一提是,彭柏邑認為創作客語歌反而更加自由。「我想到什麼就講出來,不會太設限。」對他而言,語言不僅僅是表達工具,更是文化與情感的載體,而客語的獨特音韻,也為他的音樂增添了不一樣的魅力。

〈河壩〉不只是一首動人客語歌,更是一首景致化的環保宣言。彭柏邑以細膩的音樂製作和深刻的歌詞內容,溫馨提醒聽眾持續關注環境保護,也別忘了環顧記憶中熟悉的場景,是否別來無恙?對彭柏邑而言,音樂的意義不僅在於娛樂,更在於啟發與傳遞。

聆聽《塹》

2025年7月4日 星期五

解脫──黑暗盡頭見曙光

作曲:許華強  作詞:姚若龍
演唱人:張惠妹
編曲:許華強
製作:馬毓芬
收錄專輯:姊妹
出版時間:1996
出版公司:豐華
受訪者:許華強
採訪者:謝濬如


〈解脫〉作曲的誕生很偶然。

當時許華強在香港,外面下著大雨出不去,只能待在飯店房間裡的他感到很無聊。既然有時間,他就寫首歌。拿著錄音機錄下主歌、副歌和Bridge,每一段都是分開寫,最終花了一個小時組合成一首完整的歌,寫完後沒有多想,就把卡帶交給飯店櫃檯,請他們寄回給唱片公司。

大概過了一兩個月,向他邀歌的製作人馬毓芬打電話給他,問他想不想聽聽新人「阿妹」演唱的Demo?當時,許華強甚至還想著,「阿妹是誰啊?」但他第一次聽到張惠妹唱〈解脫〉的Demo時,完全驚呆了。他心想「哇!這麼會唱!」最後,他依據張惠妹的歌唱風格,將〈解脫〉編曲改成R&B。張惠妹錄製完成後的歌聲,讓他仍舊驚艷不已。

許華強與張惠妹的合作非僅於歌曲創作,後來也延伸到演唱會。他是張惠妹早期演唱會(第一至三場)的吉他手。他回憶起當時和張惠妹的相處,巡迴演唱會或彩排結束後,阿妹會帶著他們一起去派對,或者去Hard Rock Cafe喝酒跳舞,每一次都很有趣「她就像個小妹妹一樣,非常好玩。」、「AMeiZing Tour彩排時,有位舞者跌倒,阿妹非常擔心甚至哭了。我看到後悄悄到一旁為舞者禱告,從那天開始,我們在每場演出前都會一起禱告…」、「有一次在新加坡和阿妹及經紀人吃飯,我藉機向經紀人傳福音,整晚都在講耶穌!結果這位經紀人後來甚至去教會工作了!」更有許多時候,許華強演出時會走台步、戴大眼鏡,試圖逗台上的張惠妹發笑…美好回憶如數家珍。

〈解脫〉的英文歌名是〈She's gone〉,英文歌詞是為演唱會演出橋段延伸而寫,中文歌詞則由姚若龍填詞,概念與許華強原來的想法大致相同,歌曲發行後獲得巨大迴響。許華強回憶,成為暢銷歌曲後,當時唱片公司的夥伴,更連夜飛到新加坡找他簽約。〈解脫〉也是許華強深陷黑暗時寫下的歌,創作當時他正經歷憂鬱症之苦,專輯發行之後,他找到了信仰,才得以漸漸復原,歌名〈解脫〉恰好呼應了他後來因信仰而獲得的救贖和希望:「也像是從中『解脫』出來了。」一首情歌卻意外與他的生命低谷交織、蘊含著曾經歷的真實。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,音樂也可能誕生出力量與希望,引領聽者或創作者,漸漸走向光明。

聆聽《姊妹》

2025年6月27日 星期五

我的愛那麼容易受傷害--歲月音符的脆弱印記

作曲:陳進興 作詞:方季惟
演唱人:方季惟
收錄專輯:我的愛那麼容易受傷害
出版時間:1989
出版公司:藍與白唱片有限公司
受訪者:方季惟
採訪者:默知

細品〈我的愛那麼容易受傷害〉歌詞,深刻表達愛情的脆弱與無奈。然而,繁忙的宣傳與拍戲生活,方季惟如何寫下這首情深意切的情歌?「我的忙碌是無法想像的,我們不像一般唱片公司,他們的宣傳可能只需要一個半月,我是三百六十五天都在工作,沒有休息的時間」,這樣的緊迫節奏下,方季惟的創作通常是透過閱讀與生活觀察帶來靈感,她回憶,當時常常在跑通告的車上,將自己的想法透過錄音記錄下來。

「曾經有位製作人說:『看她的眼睛就會賺錢』,我就覺得自己被物化了!就會有受傷的感覺」方季惟表示,年輕的時候遇到的事情太少,比較敏感,容易因為別人的一句話就受傷。然而,就是這樣生活中無意的累積,造就一首首精彩的歌曲。



當時,唱片公司要求方季惟提供歌曲創作素材,她便交出這些生活紀錄作為譜曲參考。「我跟作曲的老師基本上很少見面,選歌的過程通常是製作人挑選,然後再給作曲人」,通過文字與旋律的隔空碰撞,卻產生完美的創作。

方季惟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錄製前練習,當時的製作人對嗓音要求非常高,「我每次進錄音室,都會花半小時練嗓,製作人會要求每個字都要有表情、彈性,甚至會幫我設計好每一段的發音技巧」,方季惟回憶道,這樣的細節在演唱時不僅是唱出音符,更是把情感融入到每一個音符中。

值得一提的是,這首歌的編曲有兩個版本,除了大眾較熟悉的版本外,另一個是吉他彈唱版。方季惟表示,自己比較喜歡吉他的版本的編排,讓歌曲更加簡單,也讓情感表達更為直接,更符合「與自己內心對話」的情感需求。此外,這首歌對於方季惟來說,還有另外一層特殊的情感聯繫,那便是與母親的關係,「我每次唱這首歌,媽媽都會覺得我在幫她說出心裡的話」,母親的支持與理解,促使她在音樂創作的過程中更加投入。

「每個階段的情感都是不同的,隨著時間的推移,我學會如何面對外界的傷害,並且不再讓自己那麼脆弱」,〈我的愛那麼容易受傷害〉承載著方季惟青春歲月中的敏感與細膩,隨著年齡的增長,學會如何調適自己的情緒,並以不同狀態,持續演繹這首歌,「每次在演唱會上,歌迷們都會要求我唱。無論是新舊版本,對我來說,都是一種當下的情感表達與生命體悟」,當旋律再次響起,這首歌淬練著許多回憶與成長,交織成一段淵遠流長的動人篇章。



聆聽《我的愛那麼容易受傷害》

2025年6月13日 星期五

運轉人生——公路電影般的台式流浪

作曲:楊子樸    作詞:施立
演唱人:邱軍
編曲:JerryC
製作:楊子樸
收錄專輯:情歌手
出版時間:2024
出版公司:索尼唱片
受訪者:楊子樸
採訪者:張桓瑋


原先以為〈運轉人生〉這首歌是專門為戲劇《華麗計程車行》量身創作,沒想到卻是作曲人楊子樸無心插柳的結果。


「寫這首歌的過程我蠻意外的。」楊子樸回憶,有一天下午,他幫吉他換新弦、試效果器,在調整音色的過程中,無意間彈出了帶點搖滾與地下樂團氣氛的旋律,「當下我就打開麥克風,一邊彈一邊唱起來。」他直覺這首歌很適合用台語詮釋。雖然自己的台語並不算流利,但因長期聆聽滅火器、茄子蛋等樂團的作品,耳濡目染之下也掌握了一些語感和韻律,「從他們的vibe,我觀察到年輕世代喜歡怎樣的台語歌。結果我就邊彈邊唱,沒想到一下子就把整首歌一條龍錄完了!」

還記得那個下午彷彿受到音樂之神眷顧,靈感汩汩不絕湧出,楊子樸以簡單且生活化的語彙,哼唱出整首歌:「像是『你食飽沒』、『你欲去佗位?』⋯⋯都不是很難的台語,我是用非常通俗的唱法唱進去歌裡的。」

自鋼琴襯底的主歌鋪墊,到副歌以電吉他和鼓聲串起海海人生,彷彿滄桑撲面,世人輪轉在硝煙瀰漫的塵世間,無論行走或佇留,這首歌的旋律和編曲都帶有一種迷人的「流浪」況味。楊子樸進一步說明,他非常喜歡西方的公路電影,像是德國導演文.溫德斯(Wim Wenders)的《巴黎.德州》就是靈感來源之一,「我很希望把那種自由、孤獨卻又詩意的氛圍,融入在創作裡。」

談到台語歌的創作語法,他提到,傳統上台語歌多依循「五聲音階」進行,具備一定的音韻規律。「但我不希望這首歌太過遵循傳統尺規,所以加入了西洋公路感的氛圍,拼貼出一種嶄新的『台式流浪』風格。」他認為,這首歌之所以能引起共鳴,正因它介於台語歌市場的模糊地帶,「當你無法定義一首歌時,它的可能性往往最高。」

正因創作當下處於一種混沌狀態,楊子樸便順著直覺,捏塑出他心中理想的樣貌,並未貼合傳統規則進行,反而讓作品更鮮明動人。他笑說:「你看,這麼台的歌,從另一個角度聽又很西洋,或許這也是它能被注意到的原因。」  
  
在編曲方面,楊子樸與長期合作夥伴JerryC保持高度默契,「JerryC很擅長編Rock、粗獷型的音樂,常給我那種很兇的電吉他。在這首歌裡,他也抓到我想要的味道,編曲幾乎沒怎麼改。」楊子樸笑著補充,JerryC後來還建議在前奏加入口風琴來點綴,作為整首歌的開場。「我覺得他要的是一種純粹、純真的感覺,而口風琴的音色也自然地帶出一種滄桑與寂寥。」

在製作與配唱上,身為製作人的楊子樸也有明確想法,他特別要求主唱邱軍的唱法不要太「乖」,要唱出一點頹廢感。「邱軍很會唱,他對台語的腔位和咬字掌握得很快,所以我唯一的要求,就是希望他唱得痞一點、有點流氓味,這樣才會有灑脫的感覺。」

事實上,〈運轉人生〉真正量身打造給《華麗計程車行》的部分,其實是歌詞。作詞人施立根據劇情量身創作,以行車流轉出一幕幕悲歡離合,在生活與生存的縫隙中掙扎,突顯兄弟間深厚情誼,並營造出一種帶有漂泊氣質與陽剛的灑脫。尤其「管待社會無情 / 佳哉有你有我 / 運轉人生 / 沿路親像一首歌⋯⋯」這段歌詞,更像是你我生命歷程的寫照。

「那是一種輕鬆的狀態,人生中有很多無奈,我們得用輕鬆一點的方式去面對。」楊子樸說,他非常喜歡施立老師的歌詞,「裡面用很口語化的方式傳遞訊息,第一次看到我就覺得很驚艷。」

在〈運轉人生〉中,將生命的種種無奈舉重若輕地放下,揮一揮手,繼續往前走;正如歌詞所唱的:「咱的心頭來掠乎定 / 鬥陣袂孤單」。

聆聽《情歌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