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0月31日 星期五

五木大學--描繪林森北路的往昔條通情懷

作曲:王希文
作詞:詹傑
演唱人:許富凱
編曲:徐平/蕭美帆/王希文
製作:王希文 
收錄專輯:五木大學
出版時間:2023
出版公司:何樂
受訪者:詹傑
採訪撰文:葉俊甫


作為許富凱概念專輯《五木大學》的開門歌,同名破題歌曲〈五木大學〉,把由五個「木」字組成的林森北路,這個往常服務日本客人的脂粉巷弄,想像成一所學校,據說有些來台工作的日本人,因為在林森北路的酒吧裡跟小姐學中文,回去後能流利地用中文溝通,而將這個特殊的文化區域幽默比喻成一所大學,但往往待個三、四年就要離開,因而戲稱他們都從「五木大學」畢業的;整張專輯由此為出發點,透過音樂的貫穿交織,描繪著此處的人生百態。

作詞人詹傑說,〈五木大學〉雖然做為專輯的定調歌曲,但一開始並沒有找到人來填詞,最後由他接手試試看,「這首歌的工作時間更短,創作時間大概就五天吧。」但由於他已經深入田調林森北路的歷史文化,專輯的概念跟故事性也很完整,加上製作人王希文的邀請,於是他加入這場有趣的挑戰,兩人依舊是採取「時間緊迫,迅速修改」的合作模式。

當時華劇《華燈初上》引發了林森北路酒店文化的話題,詹傑決定把影視創作時所收集到的資料融入歌詞,而專輯中每首歌背後都有一個故事,像酒保、運將、酒店公關、管區等人生百態,融合成喜怒哀樂的浮世繪,因此在填詞時,他從故事性出發,帶領聽眾走進林森北路的世界,「〈五木大學〉就像是一個輻射點,把這個環境的氛圍帶出來,希望大家可以從這首歌開始,進入整張專輯想要打造浮華世界。」

為讓歌詞更有畫面感,在創作時,詹傑思考許多林森北路的經典場景,其中最讓他印象深刻的就是「卒業典禮」。這是日本客人在台灣酒店消費多年後的「告別儀式」,根據田調資料,「派駐台灣的日本客人,大概每隔三到五年就會返國,回國前熟識的酒店就會舉辦一場卒業典禮,小姐們會根據客人歷年來消費的金額送上不同禮物,像是高額消費者,就可能會收到LV精品包。」這種帶有儀式感的消費文化,也成為創作歌詞的重要靈感來源。

此外,在〈五木大學〉這首作品中,詹傑也描述了酒店小姐的十八般武藝,「她們有些像藝妓,要學插花、學穿旗袍、打高爾夫,甚至練習察言觀色。這不只是陪酒,而是一種專業。很多人能做到五十歲還在酒店工作,不是因為年輕貌美,而是因為她們懂得怎麼跟客人應對,能夠建立長期關係。」酒店公關販售的是「戀愛感」,是與客人間的曖昧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設定,在競爭激烈的條通環境中,打著一場又一場的心理戰。

詹傑說,當初填詞時,就設定〈五木大學〉是一首歡樂的歌,畢竟作為專輯開場曲,希望能夠引領聽眾打開一扇門,看見條通文化背後的各種故事,最後呈現出類似Bassanova、有種夏威夷烏克麗麗的熱鬧風格,「王希文後來有建議副歌可以加入一些類似吶喊聲響的日文字眼,我覺得滿有趣,許富凱詮釋起來,也滿特別的,讓整首歌洋溢一種輕鬆感。」

這首歌發行後,有沒有印象深刻的回應?詹傑笑說:「我好像不會特別去找觀眾的反應。」因為現在音樂市場的變化太快,一首歌的影響力到遠遠不如過去。「以前一首歌可以紅遍全台灣,但現在娛樂選擇太多了,好像很難能再有那種一首歌全民傳唱的情況。」

聆聽《五木大學
KKBOX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