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10月26日 星期一

不要放棄Aka Pisawad-天字第一號獲頒金曲獎最佳年度歌曲的原民歌

作曲:舒米恩       作詞:舒米恩

演唱人:舒米恩

編曲:舒米恩/卡力亭・巴奇辣

製作:舒米恩

收錄專輯:《太陽的孩子》電影原聲帶

出版時間:2015

出版公司:一期一會影像製作

受訪者:舒米恩

採訪撰文:王景新

 

設若一首歌能先擒金馬,再獲頒金曲,一曲鍍雙金,說是金曲中的金曲實非誇張!電影《太陽的孩子》(Wawa No Cidal)主題曲〈不要放棄〉2015年榮登第五十二屆金馬獎的最佳電影原創歌曲,隔年斬獲第二十七屆金曲獎最佳年度歌曲。第一次有原民歌曲突圍,在相形強勢主流的華語歌曲中勝出;不敢說後無來者,但這是前無古人的創紀錄,原民歌曲通過台灣最重要音樂獎項認證的全新高峰。

 


「電影本身剛好在講原住民土地議題。」舒米恩說,《太陽的孩子》導演鄭有傑本找他做電影配樂,「後來發現有空間寫一兩首歌。」電影從初剪、定剪、第二次定剪一遍遍地看,過往那些街頭參與土地抗爭的生命歷練,漸次清晰復甦;而這一次,舒米恩不想被「文化認同」這樣硬梆梆標籤黏貼封印,他把它珍重地撕下來,繼續向深刻更深處挺進挖掘,深埋的岩層鬆動,寶藏出土。

 

「為什麼要抗議?我們在這裡長大的,是什麼讓認同持續下去?」文化有消長,舒米恩再挖下去,深掘出對這塊土地與下一代的堅持跟愛,「我很愛我的文化,因為愛,認同一直存在。」一層層抽絲剝繭,到文化認同還不夠,更捫心自問:「個人的文化認同不一定每個人都認同。」繼續再剝開內裡,用跨越文化分野的愛,傳送能量至彈鋼琴的指尖,詞曲同步流瀉。

 

舒米恩對電影一幕感觸尤深,女主角母親於教會祈禱那段,「聯想到教會常用的樂器是鋼琴。」他照樣採用鋼琴作曲,並非慣用的木吉他,教堂的橋段,觸動他在編曲形式上多種選擇,原採大量弦樂鋪陳,「電影版全部拿掉,純粹鋼琴。」拍子穩定、和弦極簡,加上不做和聲處理的歌唱原音,類清唱的模式,「有點太過赤裸,導演覺得那個赤裸跟我剝開文化認同發現愛,很像。」

 

忠於原味,〈不要放棄〉即使一曲雙詞,但阿美族語版跟華語版詞意相同,「族語跟英語接近,沒有四聲限制。」這些年來,回返都蘭回家找父親手把手般寫下一首首的母語歌詞,拉近與過往跑遠洋漁船與他無話可談的鴻溝,舒米恩記得父親一開始還反問:「幹嘛突然要學母語?」父親也探勘塵封往事,「用母語陳述他小時候吃的食物、去哪裡玩。」種種日常小事其實都藏著阿美族野菜文化、傳統領域,「後來得獎,爸爸覺得好驕傲。」

 

也不是永遠都像〈不要放棄〉那樣正能量,「現在疫情很想放棄,像阿米斯音樂節放掉了,人都會碰到很難抉擇的時候,隨著不同經歷再聽〈不要放棄〉,覺得有寫到骨子裡面。」受疫情打擊,工作室米大創意一度資金周轉不靈,導致縮小人事規模,舒米恩面有難色說:「對工作很大影響,公司一半資遣、減薪。」烏雲沒有佔據他臉上太久,「這次要找台東年輕人、小朋友跟演唱會結合,九月學生都開學了,年輕人可能有機會,要回去聊完才知道。他們質感很好,因為都在部落裡面長大,但表演可能有一些限制」,聊起演唱會,自帶衝勁。

 

天將暗了/你還願意等待多久⋯⋯心受傷了/你是否也默默著承受這一切⋯⋯如果生命繼續向前/總能看到前方的路會開

 

   舊歌無違和唱出新安慰,「不要放棄」,情緒免疫力的四字箴言。依舊是音樂,接住了舒米恩,也溫柔托起每一顆危脆下墜的心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