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3月3日 星期五

偈-因緣

作曲:蘇來    作詞:鄭愁予
演唱人:王海玲
編曲:陳揚
製作人:李壽全
收錄專輯:偈
出版時間:1980
出版公司:新格
受訪者:蘇來
採訪撰文:李淑娟

1980年仍是高中女生的歌手王海玲,以清亮歌聲唱響了饒富禪宗意味的〈偈〉,2015年夏天,作詞的詩人鄭愁予和作曲的蘇來,在台北大學因為大陸網路節目《畢業生》邀約,跨世代的學長學弟首度相見,鄭愁予當場演唱〈偈〉,並且稱讚副歌寫得很好,是詩人唯一能夠完整唱完的一首自己詩文譜曲的歌謠。


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畢業的蘇來,因為參加海山第二屆民謠風創作比賽,以〈我居住的地方〉獲得最佳創作以及演唱組第五名,學生時代就開始創作的蘇來,不但寫歌也寫詩,高中時還跟同學辦過詩刊,是個詩的愛好者;想寫歌時,手邊如果沒有合適的詞,就會翻出書架上的詩集,選出一些來譜曲,雖然長久以來,一直很喜歡鄭愁予的詩,想將心儀的作品譜成曲,試著譜了一些,最後都放棄,〈偈〉這首詩所以中選,恰恰是因為短短數句、容易作曲,而又意境深遠。

巧合的是:鄭愁予早年念的行政專校,後來改制變成中興大學法商學院,他當年念的是會統科,等到蘇來進入法商學院,會統已經分家,蘇來念的是會計系,更巧合的是,蘇來在法商學院擔任過校內社團「螢星詩社」的社長,此詩社的創始者,便是鄭愁予。沒有想到在三十五年後,兩人還會在法商學院改制後的台北大學喜相逢。
 
因緣不斷流轉,一切彷彿是偶然又是必然,七零年代仍是大學生的蘇來,放暑假時回家,趕上了廣播主持人陶曉清帶著第一代民歌手吳楚楚、胡德夫、楊祖珺、鍾少蘭、韓正皓、陳屏到台南成功大學開演唱會,多年後仍記得那一天成大體育館四周停著滿滿的腳踏車,附近的高中生、大學生全都跑來了,整個體育館擠爆了年輕學子,這不但是他生平看的第一場演唱會,在學校參加過合唱團、大二暑假邊看書邊學會彈吉他的蘇來,被演唱會激盪出寫歌的天賦,引發出強大的創作欲望,開始投稿到陶曉清主持的《中西民歌》節目,在服兵役快退伍時,參加海山民謠風創作比賽的契機,認識了蔡琴、鄭怡,成為創作啟程後的夥伴。
蘇來老師來訪協會,並接受 MÜST音樂著作典藏計劃的採訪

正在找歌準備錄音的鄭怡,發現蘇來的詞曲創作〈微光中的歌吟〉,建議他四拍改成三拍,歌曲收錄在《金韻獎第六輯合輯》﹔新格唱片的製作人自此開始向蘇來邀歌,服兵役中的蘇來一回休假在中壢閒逛,無意中在唱片行聽到熟悉的歌聲,仔細一看才發現自己的作品〈浮雲遊子〉已經變成陳明韶1980年專輯名稱以及主打歌問市。在民歌全盛時期,台灣兩大唱片公司海山、新格儘管壁壘分明,蘇來卻成為唯一一位兩家唱片都邀歌的創作人,回首仍充滿了欣慰愉悅。

台灣歌壇隨時代演變,蘇來分析《群星會》時期的歌手,由於年少就出道,如鄧麗君,歌唱就是終其一生的事業,到了民歌時代,歌手們都有自己的學業專攻,音樂和歌唱是生活裡的嗜好,成名不是目的,很多歌手畢業後出國,不再出片,如楊弦、陳明韶、包美聖等人都到美國深造,奔赴人生的下一站,也有如李宗盛進入唱片工業,成為台灣流行樂壇全盛時期的佼佼者;蘇來在退伍後,原本打算考會研所,但卻怎麼也離開不了音樂,參加了海山民謠風比賽之後,就此展開了創作高歌的人生。

 「生命的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節奏,你會找到那個節奏。」 2017年農曆春節前夕,蘇來肯定地這麼說,2016年從中國到日本,看過不少古蹟、古廟,比年少更理解禪宗,一切都是因緣、一切是〈偈〉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