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

剪愛-敢愛敢分,唱出新世代女性的愛情觀

作曲:凃惠源  作詞:林秋離
演唱人:張惠妹
編曲:凃惠源
製作:張雨生/馬玉芬
收錄專輯:姐妹
出版時間:1996
出版公司:豐華唱片
受訪者:林秋離/凃惠源
採訪撰文:許麗芩


1997年一場車禍,奪走了「音樂魔術師」張雨生年輕的生命,在他短短三十一年的人生歲月中,留下許多經典作品,其中最為人所稱道的經典之一,就是為臺灣歌壇打造了一位天后巨星──張惠妹(以下簡稱阿妹),1996年他親自擔當製作人、為原住民歌手阿妹量身打造《姐妹》專輯,甫一推出就創下銷售破百萬張佳績,阿妹一炮而紅,除了同名主題曲〈姐妹〉令人朗朗上口之外,專輯收錄的這首主打歌之一的〈剪愛〉也因唱出許多女性心聲而受到矚目,令人看到「能跳又能唱」的阿妹抒情細膩的一面,更成為KTV點歌及傳唱率頗高的分手ING之歌。


作詞者林秋離表示,初次與阿妹碰面是在一次豐華唱片的聚會中,當時他對阿妹的印象是「身材嬌小的女孩」,未曾想到後來她能在歌壇爆發出這麼大的能量。而後,他受邀為〈剪愛〉及〈聽海〉填詞,他想在阿妹身上改變臺灣傳統玉女歌手的形象,不只是一昧「為愛苦情到底或依賴」(這曾經是1990年〈哭砂〉之前臺灣女性面對感情時的主流態度),他說:「我不要她苦,要她很理性地面對感情,會勇敢地問出『你為何要離開?你在離開我時是什麼樣的心情?』,讓這段愛情的存在是有價值、有意義的,不會分得不明不白,而能藉由這段消逝的感情經驗,成為面對下一段愛情時的參考。」他想要呈現的是一種新世代女性「敢愛敢分」、「把愛剪碎及勇敢放開」的女性意識,在阿妹身上,他看到這種可以「靜如處子、動如脫兔」的新世代女性形象。

    作曲及編曲者凃惠源回想〈剪愛〉的創作過程,這是他幫阿妹創作的第一首歌,「當時接到這個創作通告,我第一個反應是,希望可以聽到阿妹的聲音。因為我自己創作的習慣,是必須要先了解歌手的特質,從歌手本身的條件與特點,去激發一些創作的想法。」由於當時市場很好,他的工作時間很緊湊,那時候他推薦了朋友林秋離為這首歌填詞,令他印象深刻的是,他們將作品完成交出後,對方的回復卻是:「已經截稿了!」他當下的心情五味雜陳,懊惱這個費盡心血的作品可能要浪費了……沒想到峰迴路轉,隔了一週後,他接到一通電話,原來阿妹當時在香港聽到了這首歌,打了一通越洋電話回臺北,表示想將這首歌收錄在專輯裡面。

    由於阿妹是新人,當時〈剪愛〉的MV預算也不多,但涂惠源和林秋離卻對阿妹信心滿滿,認為她是一個自由且感性的歌手,將詞與曲之間的關係搓揉得非常好,並將她的思想與作品融為一體,唱得非常貼切,甚至超出他們的預期。「當時這張專輯好像也是豐華唱片最後一張的製作與發行,沒想到這張專輯,成為豐華唱片再起的契機。」凃惠源說。

    令人高興的是,專輯推出後,有個朋友告訴惠源說,〈剪愛〉已經是錢櫃KTV點歌排行榜的第一名了,他跟林秋離還特別跑去錢櫃KTV看排行榜,〈剪愛〉持續在榜上十週左右,經常都是第一,他們都很開心有這樣的成績,一位朋友陳耀川便鼓勵惠源再接再勵,說道:「不錯啊!一首歌能讓一位新人唱得這麼紅!運氣很好!」


    因為〈剪愛〉所締造的好成績,開啟了「惠源作曲、林秋離填詞、張惠妹演唱」的鐵三角合作關係,後來三人又共同合作〈聽海〉,這首歌與〈剪愛〉一樣,在臺灣及大陸都非常受到歡迎,也獲得多項獎項,而那又是另一段故事了……。「張惠妹是我們的光榮,我自己也非常期待能再有佳績,如果能有好的夥伴、歌手與製作案,希望能夠盡我的一份力量,我有信心可以再為華語歌壇創作更多經典歌曲!」惠源說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