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0月17日 星期五

如初--從遺憾到成就,一首歌的奇妙旅程

作曲:古晧
作詞:林振強
演唱人:張學友
編曲:吳慶隆
製作:歐丁玉
收錄專輯:天下第一流
出版時間:2001
出版公司:上華
受訪者:古晧
採訪撰文:葉俊甫



二○○一年張學友粵語專輯《天下第一流》中的作品〈如初〉,出自於作曲人古晧之手,原本是他自己要發行的作品,但因緣際會下,填上了粵語歌詞交由張學友詮釋。古晧說,初次聽到粵語版本時,心情非常複雜,「剛開始真的不太習慣,原本編曲沒有薩克斯風,但後來變成一首很成熟、都會感的作品,與原本R&B風格完全不同。」然而,隨著時間過去,他漸漸接受這個版本,原本衝突的情緒竟然慢慢被釋懷了。

古晧說,〈如初〉原先他填詞作曲的版本叫做〈呆頭鵝〉,當時他被公司要求要寫出類似張宇〈用心良苦〉的暢銷作品,但這對他來說相當痛苦,因為這不是他擅長的音樂風格。他說,當時他填下〈呆頭鵝〉的副歌歌詞是「我應該怎麼做你才會屬於我」,帶著一種有志難伸的情感。

在寫〈呆頭鵝〉時,古晧深受美國歌手Babyface的影響,因此在譜曲時,洋溢著流行R&B風格,最後交給陳飛午編曲,也進錄音室完成錄音工作。看似順利的音樂人生,卻在發行前一個月的嚴重車禍,導致專輯未能發行,〈呆頭鵝〉這首歌也因此被擱置。

雖然專輯無法發行,但這首歌卻意外迎來了另一個契機。當時,張學友製作人歐丁玉聽到了這首歌,對旋律產生興趣,詢問是否能收錄在張學友的新專輯中,還在養傷的古晧回憶,「聽到時心情滿複雜的,如果是別人的話,我覺得以當時的心情一定會拒絕,就是我唱不到,我也不想給別人唱啊,但是,要唱的歌手可是張學友啊。」

於是〈呆頭鵝〉飄洋過海到了香港,被林振強填上了粵語歌詞變成〈如初〉,也成為古晧第一首寫給其他歌手的作品。古晧說,聽到張學友版本後,他有點陌生,原本想像灑狗血的風格,交到張學友手中,卻成為內斂的作品,「乍聽時真的很不習慣,即使很熟悉張學友的聲音,但因為不同的詮釋方式,卻花了一段時間才習慣。」不過古晧也說,他還是可以在〈如初〉中聽到熟悉的旋律線,「這首作品保留了當初的敘事風格,歌手近距離訴說他的心情,這樣的氣味還是很濃厚,我很喜歡。」

古晧特別提到〈如初〉中後來填上的歌詞「情若變做單方面/最痛楚」,他說如果按照他當時的音樂判斷,應該回歸到安全和弦,但在編曲人吳慶隆的巧思下,這句歌詞卻變成有兩條情緒路線可以走,「一條路是無解的悲哀,另一條則是奔放的釋懷,我想到原來寫下的那個音,竟然可以變成不同的旋律線,這跟我原本想像很不一樣。」

古晧有個朋友在教唱歌,會選擇不同的歌曲告訴學生,那個歌手某段時間的作品最好?那段時間卻迷失了?透過歌曲中的聲音去比較,〈如初〉是這位朋友常會選擇的作品,「他覺得這是張學友唱歌最純粹、聲音最棒、演繹最好的作品之一,當然也是一首很好聽的歌,我覺得,這是對我最大的肯定跟稱讚。」

對古晧而言,〈如初〉除了是他在創作歷程上第一首賣出的作品外,更重要的意義在於,對寫歌的他來說,就是「我寫的歌,有人喜歡、有人願意唱,然後那個唱的人,竟然是歌神張學友,這種心情真的是又爽又複雜啊!」

聆聽《天下第一流
KKBOX 

2025年10月10日 星期五

酒矸倘賣無——讓堅定守護化為聲聲吶喊

作曲:侯德健
作詞:侯德健
演唱人:蘇芮
編曲:陳志遠
製作:李壽全
收錄專輯:酒矸倘賣無
出版時間:1983
出版公司:飛碟唱片
受訪者:侯德健
採訪者:默知

創作一首歌曲,不僅是旋律與歌詞的結合,更可能是創作者人生故事與感受的呈現。「我們就是在瞎聊」,侯德健笑說。由於導演虞戡平與侯德健都是眷村出身,早先也有電影合作的經驗,兩人經常聚會聊天,談論彼此的過去與人生經歷。「我們聊著眷村的故事,聊著聊著,電影的情節和主題就浮現出來了」,侯德健回憶道。

一九八三年,在公館的紫藤廬,擁有相同生活背景的兩個靈魂,閒聊間構思出《搭錯車》的電影劇本,虞戡平順勢邀請他為電影創作主題曲。

由於對電影的情節已有預想,侯德健的創作靈感也來得十分自然。「我其實不會講台語,這首歌的副歌旋律與『酒矸倘賣無』這幾個字,最初來自我在台北住家巷子裡,時不時會傳出一位賣破爛老人的叫賣聲」,老人的聲音節奏和韻律啟發了他。在鋼琴上即興彈出了這個獨特的旋律,恰巧與電影中的情感相契合,尤其是,當故事講述退伍老兵和棄嬰的情節時,旋律和歌詞之間的共鳴,使這首歌更加動人。

「我通常先寫旋律,再填詞」,侯德健解釋道。〈酒矸倘賣無〉便是這樣完成的。儘管歌曲的旋律簡單,但它蘊含的情感卻深刻無比,足以傳達電影的主題。他認為,這首歌的歌詞中,最重要的一句便是:「從來不需要想起 / 永遠也不會忘記」,簡單卻充滿力量。

談到蘇芮的演繹,侯德健毫不吝嗇地稱讚她,「蘇芮的聲音太獨特了,她的表現力無與倫比。」他回憶,當時他還在猶豫要選擇誰來演唱這首歌,然而虞戡平早定下蘇芮,由她唱遍整部電影的歌曲。儘管侯德健對蘇芮的印象,還停留在她演唱英文歌曲的領域,但當他聽到蘇芮演繹這首歌時,感覺耳目一新。雖然這首歌並非量身定做,但她卻能將歌中的情感,詮釋得淋漓盡致。

這首歌的旋律和歌詞如今已成為經典,至今仍在各大歌唱比賽中被翻唱。侯德健認為,「這首歌很容易學,但真正唱得好卻不容易。對於音域廣、擁有爆發力的歌手來說,它能讓他們的音樂表現,得到充分發揮。」在他看來,這首歌的經典之處,不僅在於旋律的優美,更在於它所蘊含的情感和故事能跨越時代,與聽眾產生共鳴。

〈酒矸倘賣無〉在一九八四年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,這也是侯德健首次獲得如此殊榮。雖然,他已不記得當時的得獎感言,但這個獎項無疑是對他的一個重要肯定。他感慨道:「這首歌能夠得到這麼多人的喜愛與認同,對我來說已經是最大的回報。」

這首歌的誕生,不僅是創作者對電影情感的真摯表達,也見證了他與虞戡平導演過去生活經歷的聯繫。

聆聽《酒矸倘賣無
KKBOX 

2025年10月3日 星期五

我的未來不是夢——熾熱年華勾勒夢想藍圖

作曲:翁孝良   作詞:陳家麗
演唱人:張雨生
編曲:陳志遠
製作:翁孝良
收錄專輯:六個朋友 
出版時間:1988
出版公司:飛碟
受訪者:翁孝良
採訪者:謝濬如

翁孝良老師獲2025年金曲獎<特別貢獻獎>,MÜST董事特以致賀

〈我的未來不是夢〉是歌手張雨生的成名作,收錄於合輯《六個朋友》中,是許多人心目中的經典勵志歌曲,而挖掘張雨生的幕後推手,正是譜曲的翁孝良。初識張雨生時,翁孝良剛成立個人工作室,積極尋找樂壇新聲,他聽聞有一個叫做 Metal Kids 的樂團唱得不錯,為了尋找這位歌手,他到西門町樂聲戲院旁邊的遊樂場,張雨生就在這個樂團裡,翁孝良當場便邀張雨生到錄音室試唱。

那時的張雨生還是個大學生,青澀模樣卻帶著充滿穿透力的高亢嗓音,讓他印象深刻。「他個子不高,但聲音很有爆發力,在當年的樂壇算是罕見。」翁孝良當下便決定簽約。張雨生是工作室簽下的第一位歌手,對於還是學生的他來說,可以時常在錄音室研究各種音樂器材、錄製歌曲,對他的音樂之路有了助力。

發掘張雨生的緣由,坊間流傳著許多版本;張雨生音樂之路的起點,眾多報導指翁孝良是因為熱門音樂大賽,認識了張雨生。然而,翁孝良表示,過去的報導幾乎都寫錯了一點,雖然張雨生在大賽中獲得佳績,他卻是在那之前就已經發現張雨生了。

歌曲〈我的未來不是夢〉,在翁孝良簽約張雨生不久後開始醞釀。這是一首配合黑松沙士廣告製作的歌,最初對歌詞的發想,是陳家麗寫下的「一個夢」,後來經過討論修改把歌名定為〈我的未來不是夢〉。當時,廣告案時程很趕,翁孝良與負責作詞的陳家麗及廣告團隊迅速達成共識,剛完成歌詞沒多久後,就在翁孝良的錄音室進行錄製,也因此,這首歌是專輯中唯一沒有做 Demo 就直接完成的作品。

歌曲完成後交給飛碟唱片發行,最初的規劃是將〈我的未來不是夢〉放在專輯的A面第一首,但最終發行時,被安排在B面第一首。而就算是非主打的B面歌曲,依然迅速引起聽眾注意,成為整張合輯中最受歡迎、傳唱度最高的歌,「也有些人以為,張雨生清亮的歌聲,是女歌手的聲音。」

翁孝良征戰音樂工作多年,身兼多職,年輕時一年有兩百多天都在錄音室擔任主奏吉他手的工作;既是錄音師,必要時也親自操刀混音、擔任樂手。翁孝良當年成立工作室,就是為了找合適的歌手,當他聽見張雨生歌聲的反應是:「我一直想找到這種聲音。」

翁孝良更因為挖掘、培育許多新聲,有了「大師製造機」的美譽,同樣出現在《六個朋友》合輯中的知己二重唱,也同樣是他所發掘,兩人和張雨生更被他暱稱為大寶、二寶和小寶。翁孝良除了愛音樂,更藉著製作上的豐富經驗與挖掘璞玉的眼光,找尋到這些迄今仍引領著時代的歌者的珍貴聲音。

KKBOX 

2025年9月19日 星期五

為你癡情為你迷--以歌者入曲,傾吐幾許愁

作曲:吳晉淮
作詞:陳國德
演唱人:陳盈潔
編曲:紀明陽
製作:陳木   
收錄專輯:給你騙不知
出版時間:一九八六年
出版公司:華倫唱片
受訪者:陳國德
採訪者:柴郡貓

2024/12/13陳國德老師(右)至MÜST辦公室受訪,與採訪者柴群貓(左)合影

從一九七三年踏入歌壇的陳盈潔,她所推出的第一張國語專輯《春風》成功打響知名度,而在一九八三年之後也成功轉戰台語市場,銷售成績屢創新高,是當時炙手可熱的國台語雙聲帶歌手。〈為你癡情為你迷〉收錄在一九八六年陳盈潔的第二十八張專輯《給你騙不知》中,專輯收錄如〈給你騙不知〉、〈錯誤的愛〉等多首在感情中一片癡情卻遭無情對待的歌曲,與歌者的起起落落的人生際遇不謀而合。

人稱歌壇大姐大的陳盈潔,曾經透露當時跑遍全台秀場,殊不知台上風光演唱,下了台卻被高利貸追討的悲慘人生,而這些際遇與當時她的感情遭遇不平等的關係對待有關,而專輯文案也不避諱地寫著:「如果還有淚,只有默默傾吐幾許愁」。陳國德分享:「當時知道陳盈潔背後不為人知的辛酸故事,而為她量身打造了這首歌曲,也透過這首歌心疼她的際遇。」

為你癡情為你迷 / 誰知你的真情攏是假……啊……負心郎 / 叫我怎麼袂怨切 / 一生……一生 / 一生怨嘆你一個」歌詞直白的敘述不怨天不怨地,只怨嘆遇見這個負心的人。陳國德分享:「當初其實原本的歌名取叫『負心郎』,但當時因政府施行新聞局審查制度,所有歌曲在出版前須先送審,查核通過才能發行,而這首『負心郎』的歌名在當時民風保守的時代不被認可無法通過,只好把歌名改成現在的〈為你癡情為你迷〉才得以發行。」與因此在專輯標示上也呈現了:「〈為你癡情為你迷〉又名〈負心郎〉」這樣十分罕見的雙歌名。

〈為你癡情為你迷〉作曲是吳晉淮,他的生涯創作了二百多首歌曲,包含台語與日語,他更是陳國德的恩師,師徒聯手寫下無數的台語經典作品,像是〈講什麼山盟海誓〉、〈六月割菜假有心〉、〈嫁不對人〉、〈海底針〉、〈不通戒酒來澆愁〉、〈愛著卡慘死〉等作品,演唱的歌手包含黃乙玲、陳盈潔、江蕙、葉啟田、洪榮宏等等台語天王天后級歌手。陳國德十分感謝吳晉淮當年無私的教導與分享:「當時老師對待我就像對待自己的兒子,也感念當時老師很器重我的才華,他私下都稱我叫『阿才』,多虧有老師的鼓勵才能開啟我創作歌詞的旅程,我的歌詞也因為有老師譜曲而完整,讓這些作品到現在也能被大家喜愛與傳唱著。一直以來的創作也謹記著吳晉淮老師的理念,每一首歌都必須要有自己的靈魂才能吸引人。」

KKBOX 

2025年9月12日 星期五

祝你健康快樂--成為指定打者的奇幻旅程

作曲:羅吉鎮
作詞:劉虞瑞
演唱人:鍾鎮濤
編曲:陳志遠
製作:鍾鎮濤、羅吉鎮
收錄專輯:祝你健康快樂
出版時間:一九九三年
出版公司:飛碟唱片
受訪者:羅吉鎮
採訪者:廖桂寧

2025/2/19 羅吉鎮老師(右)至MÜST受訪,與蔡琰儀總經理(左)合影

溫柔的歌聲也許四處都是 /而我要說的只有一句話/不論你在何處 真的⋯⋯/祝你健康快樂 /把你放在心裡的人」專輯封面文案抒情口吻彷彿是為你我心情代言、也是給歌迷的一封情書,巧妙地將主打歌名編織其中,鍾鎮濤於一九九三年發行《祝你健康快樂》專輯同名,由羅吉鎮作曲、劉虞瑞作詞。

羅吉鎮跟鍾鎮濤的緣分,早在〈神話〉時便已結下,分別主唱〈神話〉電影版與唱片版的兩人,相隔十二年後,卻以歌手與創作者的身份再度相遇,並共同擔任製作人。為〈祝你健康快樂〉作曲,不得不提飛碟老闆彭國華,羅吉鎮至今仍記得當時的場景,老闆將他叫進辦公室,辦公室裡有一整面CD牆,滿是國內外各式音樂,他要羅吉鎮取出牆上的某張CD,指出其中一首歌,認為這樣的風格很適合鍾鎮濤,要他以此為參考創作歌曲。現在回想起來,他依然讚佩不已:「這麼大的一面CD牆,他竟能準確地說出第幾行第幾列。我覺得飛碟唱片會成功,絕對不是沒有原因的。」

確定了歌曲的主題與風格,羅吉鎮花了不少時間消化,他自認是一個寫歌速度非常慢的人,總要醞釀一段時間之後,才會動手。對於作品,他總是斟酌再三,細細思量,深怕交不出優秀的作品。也因此,在飛碟唱片工作將近五年時間,他也不過寫了十幾首歌。羅吉鎮覺得,在他擔任製作人期間,台灣唱片界人才濟濟,也因此,除非是長官要求或真的沒有收到合適的歌,只要能收到好歌,他很少主動創作。

只要與羅吉鎮談話,就會發現他是一個協調性很強、善於發掘他人優點並由衷讚佩的人。或許長官就是看中這些的特點,他經常與不同的音樂人搭配協作,〈祝你健康快樂〉便是羅吉鎮與鍾鎮濤雙掛製作人的作品。羅吉鎮認為鍾鎮濤身兼歌手與製作人,他則負責處理行政與製作流程,使專輯錄製更加順利。除了鍾鎮濤,他與歌手雙掛製作人的還有鄭智化,他說:「因為鄭智化是創作型歌手,對於專輯的整個概念非常清楚,基本上他就是個非常完整的製作人,我只是幫他完成音樂的部分而已。」

對羅吉鎮來說,兩個製作人之間,最重要的過程就是「溝通」。進錄音室之前,他總會與歌手充分討論,確認彼此對歌曲的理解及呈現方式,在錄音過程中,確保達成預期效果。談及「溝通」,他特別欣賞蘇芮的專業態度,由他作曲、鍾鎮濤與蘇芮對唱的〈我不該看你的眼神〉,進錄音室前,她便告訴羅吉鎮,自己已經準備了三種唱法,「我各唱一遍給你聽,你覺得哪一種比較好?」因為她有備而來,很快便完成錄音,好像不到三個小時就錄完了。

羅吉鎮大多數作品,皆由他包辦作曲與製作,所以在創作階段,就開始思考後續製作。他習慣在寫歌前,聆聽歌手過往的專輯,了解對方的優點、音域、以及擅長的音色、最動聽的發音位置,思考應該如何設計旋律,才能凸顯歌手優點,後續編曲應該如何處理,才能讓歌曲加分。

談到〈祝你健康快樂〉對他的意義,羅吉鎮說:「是老闆的肯定。」身為作品不多的創作者,能獲得長官的信任,擔綱創作主打歌,對羅吉鎮來說,無疑是莫大的榮幸。

聆聽《祝你健康快樂
KKBOX 

2025年9月5日 星期五

有多少愛可以重來——叩問人心最深處的遺憾

作曲:黃卓穎
作詞:何厚華
演唱人:黃仲崑
編曲:侯志堅
製作:黃卓穎
收錄專輯:愛與承諾
出版時間:一九九四年
出版公司:瑞星唱片
受訪者:黃仲崑
採訪者:張桓瑋

一九九四年,闊別歌壇多年、長期旅居美國的黃仲崑,返台加盟瑞星唱片,推出生涯最後一張專輯《愛與承諾》。其中主打歌〈有多少愛可以重來〉紅遍中港台,至今仍廣為傳唱。黃仲崑笑言,歌會大紅,其實也是無心插柳的結果。

「這首歌是從香港紅回來的!」他說,一首爆紅金曲的背後,總有命運的成全。〈有多少愛可以重來〉當年在台灣並未激起漣漪,直到某次因緣際會,他受邀前往香港參加亞洲小姐選美,「同行的有辛曉琪、江口洋介,我真的是裡頭最小咖的。」沒想到他在現場演唱此曲,男人味十足的音色如泣如訴,震懾四方,更因此接獲多部戲劇邀約。此曲也隨之在香港樂壇崛起,蟬聯排行榜冠軍,「那時候進榜的常客是四大天王,大家都在想,怎麼憑空冒出這麼一個人?誰是黃仲崑?」

MÜST蔡琰儀總經理(左)、黃仲崑老師(右)

一首歌能承載多少鐵漢柔情?自鋼琴聲引領幽微情緒,至副歌磅礴洶湧,黃仲崑一反浪子形象,讓聽眾看見他細膩柔軟的一面。有趣的是,這首歌先有詞再有曲,原是何厚華為梁朝偉打造的詞作,輾轉多年由黃卓穎譜曲,最後才交到黃仲崑手上。「會這麼受歡迎,是因為它本身就自帶魔力。」詞曲在後悔與重逢之間投射不變的戀慕,而黃仲崑口中的「魔力」,正來自它激起的共鳴——那根植於你我心中,難以排遣的遺憾。

「〈有多少愛可以重來〉最後應該是要接一個問號,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面臨許多遺憾,只是我們很少回頭去看。」黃仲崑直言,一首歌要能成功,必須唱出世人心聲。因為失去,所以懷念、所以感到惋惜。「這些年過得不好不壞 / 只是好像少了一個人存在⋯⋯」一路拾掇不經意丟失的過往,叩問人心最深處的憾恨,最終才明白,面對失去,我們總有太多懊悔、太多力不從心,「這就是共鳴!」

遺憾總是綿延不絕,一首歌跨越世紀,至今仍能不斷被翻唱並締造佳績;一九九九年,迪克牛仔便藉此曲走入聽眾心底,此外還有鍾鎮濤、譚詠麟,甚至蔡幸娟、鄧紫棋⋯⋯無論性別、年齡,皆能詮釋出不同況味。「我印象很深的,還有男女對唱版本。」他指的是二○一五年韓庚與張靚穎的翻唱,風靡無數中國年輕人。「所以我說,這首歌誰翻唱誰紅,並不是我的功勞,而是它本身就有這樣的魅力。」

作為歌壇代表作,發行這張專輯後,黃仲崑便投身戲劇。好奇的是,他如何看待這首歌在演藝生涯中的定位?「『重來』二字也有『東山再起』的意思。出這張唱片前,我其實已算退出樂壇了,回台灣推出這首歌,多少帶著重出江湖的味道。」

因此,「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/ 有多少人願意等待」說的也是歌手與歌迷之間的關係。以作品回應聽眾的想念,並在一次次傳唱、翻唱中,讓遺憾逐漸稀釋;或許「重來」的背後是一個問號,但愛,絕不會是句點。

2025/2/21 黃仲崑老師赴MÜST受訪,與會務人員開心合影
聆聽《愛與承諾
KKBOX

2025年8月25日 星期一

向清新的台灣說早安——流淌在校園與塵沙間

作曲:陳志遠
作詞:陳樂融
演唱人:星星月亮太陽
編曲:陳志遠/黃大煒
製作:陳秀男
收錄專輯:我有自己的路走
出版時間:1988
出版公司:飛碟唱片
受訪者:胡曉菁
採訪者:張桓瑋

胡曉菁回想加入女子團體「星星月亮太陽」之後,第一首錄製的單曲便是〈向清新的台灣說早安〉,當時被唱片公司定位成清新健康美少女的她們,無疑是官方推廣環保合作的不二人選。

「記得那時候第一屆環保署署長簡又新,下了一筆預算給飛碟唱片合作推廣環保議題,唱片公司也希望藉由這首歌讓我們試水溫,因此它就成為我們面世的第一首歌曲。」胡曉菁回想,〈向清新的台灣說早安〉預備搭一支環保署廣告做宣傳,她們三人在清境農場出了三天外景,「一群小朋友跟我們在農場玩耍打鬧,營造正面、積極陽光的形象。」沒想到,拍出來的廣告卻是議題先行,畫面中皆為死魚、塑膠袋飄在河上,凸顯環保意識,歌手和小朋友遂成為背景,「我們找不到自己,想說到底哪一秒才會出現⋯⋯」環保署與唱片公司的訴求不同,也因此星星月亮太陽沒有跟著這首歌一炮而紅,飛碟轉而主打〈我有自己的路走〉,並推出同名專輯,當她們因此打開知名度後,〈向清新的台灣說早安〉才跟著廣為流傳。

胡曉菁談到,〈向清新的台灣說早安〉其實是一首非常優美耐聽的歌,「我拿到Demo時就很喜歡,當時的Demo製作陽春,只有簡單吉他伴奏,不像現在那麼完整,但一聽就非常吸引我。……後來我淡出演藝圈十幾年後,在商場上的朋友聽到我是星星月亮太陽中的星星,就興奮地跟我說:『我們以前打掃都會邊唱你們的歌耶!』」原來這首歌當時在中小學打掃時間跟著播放,充滿生機的音階搭配隱含環保意識的歌詞,流淌在校園操場上、教室裡。

胡曉菁老師至MÜST受訪,帶來一皮箱「星星月亮太陽」等專輯、海報及報導
出版物狀態極佳,可見老師平日悉心保存,珍藏且珍視這段回憶

然而,不說教卻充滿意義的歌詞便是這首歌的成功關鍵,「溪流到哪裡去了 / 魚蝦到哪裡去了 / 為什麼花草也會失去喧譁⋯⋯」胡曉菁輕輕哼唱這首歌,清脆悠緩的聲線,在狹小的會議室勾勒出一整幅山川草原,「關於環保這麼硬的主題,陳樂融老師透過平實的歌詞,深入淺出地呈現出來,既貼近我們的定位,也貼近受眾群,更同時讓資方(環保署)滿意,這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。」歌詞中擬人化地描繪褪色的大地,同時讓「花草也失去了喧譁」,信手拈來字字金句,更讓聽眾深刻體會到大自然失色的嘆息。

一首歌的歌詞能夠兼顧多方需求,烙下深刻的印象在聽眾內心,也是胡曉菁在學校任教時鼓勵創作者的方向,「不刻意教忠教孝,自然讓聽的人升起同理的感受,是非常重要的。」因而〈向清新的台灣說早安〉亦能雋永地活在聽眾心中,每每想起灑掃間的哼唱小曲,依舊令人悸動不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