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5月17日 星期五

我想有個家-不批判說教讓人最有共感的社會關懷之歌

作曲:潘美辰       作詞:潘美辰

演唱人:潘美辰

編曲:洪艾倫/丹尼

製作:李富興

收錄專輯:是你

出版時間:1989

出版公司:藍與白

受訪者:潘美辰

採訪撰文:王景新

 

1989年八月二十六日,台灣出現第一次高舉都市議題的社會運動,以夜宿台北市忠孝東路抗議高房價,當年的無殼蝸牛「八二六夜宿忠孝東路」號召五萬多人響應。而早在這場社運半年之前,潘美辰就先知般地高歌〈我想有個家〉,卻又用相比羅大佑等抗議歌手相對溫柔的方式傾訴。

 

「人生就應該愛得徹徹底底轟轟烈烈,痛快淋漓,努力不懈,熱情不滅,正面迎擊,跌倒了再站起來。這是我的歌我所追求的毫無迴避的,不變的生命價值。」潘美辰自許,歌與人並不因時間移轉而有所動搖,但每一首歌細細品味,還是能感受到人生的不同層次與樣貌,一如〈我想有個家〉,「想有個家應該是從古至今所有人的渴望。如果沒有家,四處流浪更別談所謂自由。」

 

潘美辰回憶,寫〈我想有個家〉算是心情的釋放,當年十六、七歲離家開始半工半讀,「好不容易向父母爭取到自己出來獨立的機會,告訴自己無論再累、再委屈或被欺負,就算生病也是報喜不報憂。一直到現在都是一樣的個性,再難、再累、再心情不好,也不會和家人分享讓他們擔心。」所幸,潘美辰一個人孤單無助時,會拿起吉他自彈自唱抒發心情。「我想要有個家/一個不需要華麗的地方/在我疲倦的時候/我會想到它」潘美辰就像寫日記一樣,把離開在我的心情勤懇紀錄,「一個人在外,浴室與人共享、分租房間要看人臉色,生活拮据,一切只能靠自己。」潘美辰畢竟是人,有時也不免覺得自己處境可憐,「這也激發我內心正能量,要上進要有所作為,再難也要堅持住。這首歌就在抒發那樣心情所寫下的。」

 

憶及早年合作的製作人李富興潘美辰初任歌者的畫面一一湧現,「李富興老師很嚴格,每次配唱我都非常戰戰兢兢,他一開始會很溫柔,但如果一再唱得讓他覺得不滿意,他就會進到錄音間,哪怕只是看著你都很嚇人。」但相處久了,潘美辰也發現李富興其實不像外表那麼冷酷,而且當時是新人,也需要這樣的製作老師來磨練,「就像每當只要我高音唱不上去,老師就會逼我一定要做到,所以我很欽佩他,也很感恩他。」

 

〈我想有個家〉由洪艾倫丹尼編曲,同樣也將所有樂手集合同一間錄音室同步錄音。「編曲風格按照我寫這首歌時的整體氛圍為方向,而最令我佩服感動是這歌三十多年了,只要前奏一下就清楚知道是這首歌曲。」潘美辰體悟當時的編曲非常注重獨特性及辨識度,「這也是我往後製作歌曲時,努力達到的重點。」

 

〈我想有個家〉也並非一逕溫情,第二段副歌展現搖滾的批判態度,與第一段副歌完美區隔,將焦點從己身,轉移至他人,高唱「雖然你有家/甚麼也不缺為何看不見你露出笑臉/永遠都說沒有愛/整天不回家」潘美辰指出,這視角切換的創意是對現實社會扭曲價值觀的反諷。「即便許多人其實生活舒適無憂,有很好的家,爸媽很照顧你,卻反而覺得一切事如此的理所當然。」比起沒有家,或在外打拼離鄉背井的人們,潘美辰感慨他們反而更懂「家」的意義,「當時讀書時一個人在外面住,會遇到其他同學覺得家人或爸媽管他、唸他覺得很煩,而想到我住的地方躲避,不想回家。」相形之下,潘美辰多渴望回到家不是一個人。潘美辰藉歌溫暖提醒,別卻身在福中而不自知,「希望讓更多人知道家是溫暖的港灣,是受傷時唯一可依靠的地方,寫〈我想有個家〉也想呼籲不管貧窮或富裕,都該找回對『家』的重視與溫情。」

 

〈我想有個家〉一唱三十多年,「到那麼多地方演出,基本上已唱了數千場,每一次唱這首歌都還是特別的有感覺。尤其聽到台下所有觀眾與一同齊唱,更讓我覺得倍感榮幸與驕傲,能帶給許多人對家的渴望與激勵。」

 

潘美辰每一張專輯都藏著驚喜,像這首〈我想有個家〉被排在第五首歌,在錄音帶盛行時,算是「冷門曲序」,卻反而眾口傳唱,成為一大熱門。潘美辰不免有些感嘆,過去反而比較有機會欣賞專輯中除了主打的其他歌,「畢竟是實體,才有機會好好聽完一整張專輯。對我來說,我的專輯每首歌都是重點,都是用心製作的,沒有刻意安排,也就沒有所謂『冷門曲序』。」

 

   1988台北市新成屋、預售屋平均房價每坪16.4萬元,1989年大幅度飆漲到二十四萬元,一年房價漲幅46.3%。不過,三十多年過去,眼看台北市的新成屋平均房價來到104.8萬元,對比「無殼蝸牛運動」時,漲了四倍不止,還好,還有一首〈我想有個家〉,一首不批判說教,卻讓各時代常民最有共感的社會關懷之歌。

2024年5月10日 星期五

夜照亮了夜-放手,才是最至高的愛

作曲:伍佰   作詞:王中言

演唱人:萬芳

編曲:任柏偉/江力平/黃聖欽/黃冠豪

製作:林暐哲

收錄專輯:One[芳]

出版時間:2005

出版公司:滾石唱片

受訪者:王中言

採訪撰文:葉俊甫

 

不算是好唱的歌,但卻幾乎成為萬芳演唱會必定會出現的曲目,甚至連作曲人伍佰也拿回去錄製成自己的版本。〈夜照亮了夜〉作詞人王中言說,「這不是一首琅琅上口的歌,也沒有什麼飆高音的橋段,但很高興這麼多人喜歡這首歌所營造出的氛圍。」作品眾多的她,也極偏愛這首作品,不論是萬芳的輕柔版本或者是伍佰的搖滾版本,「兩個人的詮釋都很棒,我都很喜歡,不論男版或女版,就是MASTERPIECE無誤。

 

王中言萬芳的合作開始得很早,在萬芳前幾張個人專輯中,可以發現她替萬芳翻唱日本女歌手的作品填詞;而〈夜照亮了夜〉是當初萬芳經紀人主動來邀歌,希望她為萬芳的新專輯填詞,王中言說,「這是一首很為萬芳創作的作品,我自己很喜歡,很有萬芳的個人感覺,但也同時映照當時我自己的心境。」

 

〈夜照亮了夜〉是一首先有詞再有曲的作品,歌名來自文學大師羅蘭.巴特著作《戀人絮語》的其中一個篇章。王中言很喜歡羅蘭.巴特的作品,書中有非常多關於愛情的句子都可以發展成一首歌,「但我對『夜照亮了夜』這幾個字特別有感覺,很吸引我,所以我記下來,覺得這是很棒的歌名,所以交稿時,我也有特別說這並非原創,而是從經典中擷取來的歌名。」

 

〈夜照亮了夜〉是一首從頭開始寫的作品,創作過程滿順利的,後來交到伍佰手中譜曲,拿回來後王中言覺得非常棒,但有幾個地方不是太順,所以簡單修正了幾處字詞;歌曲完成後,在錄製前萬芳還特別向王中言請益,「萬芳覺得她有點CATCH不到這首歌想要傳達的內容,我跟她說,其實放手,才是最至高的愛,萬芳就說,她突然懂這首歌了。」

 

曾為收錄在歌手林憶蓮專輯《不必在乎我是誰》中的〈還是不要說抱歉〉填詞的王中言,因為歌詞中的兩句我真的愛你/所以讓你自由被製作人李宗盛稱讚,她當時還問了一句「啊?這個很平常吧?」,沒想到李宗盛回她,放手讓對方自由是愛的最高境界,而且通常人很難學會這件事,往往不願意放手而產生了痛苦。而〈夜照亮了夜〉就是把這樣的心情詮釋得更加淋漓盡致。

 

王中言說,〈夜照亮了夜〉想要表達的是相愛的人選擇分開,不是因為不愛對方,而是擔心很怕以後無法持續像當下這樣的愛,因此想要在最好的時間分手;不管是對方給的傷害累積到了某個程度無法承受,或者是自己發現再下去會開始由愛生恨,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快刀斬亂麻選擇放棄。

 

〈夜照亮了夜〉這首歌描述的心境,也是王中言的親身體驗。她有個無話不說的靈魂伴侶,曾經相戀過但分手了,多年後再次相遇已昇華成另一種情感;她說,年輕時選擇分手雖說是因為倦了,但當下並不是因為不愛,而是擔心再這樣下去會不平衡,會把所有感受到的傷害加倍還給對方,因此她寧可看不見聽不見,只希望對方好好的生活就好,但多年後再聽到消息時,竟是靈魂伴侶生了重病。

 

王中言回憶,當時她在馬路上抱頭痛哭,她手上抱著剛出生的小孩,但心中卻有無限的悵然,「當初,就是因為要讓你好好的過,我才放手的,你怎麼可以讓自己生病?當初,如果我不放手的話,你是不是就不會生病了?但當時就是因為太愛才選擇離開,現在想來都是痛!但是,這是我已經做出好的選擇了。」

 

很多人喜歡〈夜照亮了夜〉中的「最黑的黑是背叛/最痛的痛是原諒」,但王中言卻偏好「我願擁抱你/你不能承受的虛偽/我來體會/我願擁抱你/你給不起的未來/我來告別」,她說那個擁抱是困難的,因為對方給不起,所以要選擇告別,其實很符合創作時想到靈魂伴侶的心情,「我覺得我們很像彼得潘跟溫蒂,他就是小飛俠要永遠快樂飛翔,但我終究是要落入凡間的溫蒂,所以我只能衷心期盼,他好好地把彼得潘的角色演好,這是我想要在這首作品中,傳達比較深刻的體悟。」

 

王中言笑說自己不大能駕馭古典意象的詞彙,但〈夜照亮了夜〉算是她自己很滿意的作品,「我覺得能填出那種古典風格的詞人都超厲害的,但我覺得『風吹過了雪/愛的記憶都融解/這一刻心為蝶/掙脫輪迴』,好像有寫出那種感覺,尤其那個蝶的意象,我自己很喜歡。」問她為什麼突然可以古典了?她說,大概經歷很多事情後,長大了吧。

 

    不諱言寫詞是一件商業的事,但王中言也很感謝上天的厚愛,讓她有機會在這塊田地間耕耘出一些成績,「雖然我不是很積極經營這件事,但好像這一路寫下來,變成我人生很重要的紀錄,作品不僅留下了我當時的狀態,還能搭配上旋律被傳唱,讓更多人感受,寫詞,是我人生很重要的一個板塊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