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曲:黃子軒 作詞:黃子軒
演唱人:暗黑白領階級
編曲:暗黑白領階級
製作:暗黑白領階級
收錄專輯:回家的路
出版時間:2013年
出版公司:野火樂集
受訪者:黃子軒
採訪撰文:葉俊甫
〈回家的路〉是詞曲創作人黃子軒獻給家鄉的一首情歌,而同名專輯《回家的路》讓他跟周岳澄所組成的演唱組合「暗黑白領階級」榮獲第二十四屆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,開拓他後續的音樂人生;當初面對創作階段陷入谷底,黃子軒說,〈回家的路〉想傳遞的是,儘管身在台北,但他時常思念故鄉的景色與記憶,這種鄉愁讓他無論身在何處,內心總有一條「回家的路」。
黃子軒說,他的音樂創作路並不算順遂,但是在謝宇威、林生祥、黃連煜等前輩鼓勵要不要朝客語音樂發展,他笑說「我雖然是客家人,但當時我對這個語言完全不了解,一開始根本寫不出來,但沒有路走了,所以我硬著頭皮去參加比賽,我知道需要一個被看見的機會。」於是他跟周岳澄參加原創音樂大賽,一舉拿下三個獎項,開始有演出邀約,「那感覺就像在酷熱的夏天,你乾枯了很久,突然有人來澆水。那個夏天,我從來沒有這麼開心過。」
於是暗黑白領階級就著手開始籌備首張專輯《回家的路》。黃子軒說,感覺母語歌手的創作主題大多會以家鄉作為命題,他也無可避免以此主題創作,〈回家的路〉談的就是他與家鄉間的想念,「我真的常常夜深人靜的時候,眼睛閉起來就會想起新竹,鄉愁,並不是距離的問題,而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無端惆悵。」
〈回家的路〉雖然主題看似不特別,但在作曲上,他刻意避開客家元素,「當時只覺得語言用客語,但整首作品還是很靠攏主流的音樂類型,作曲時,就是想要閃掉客家的傳統刻板印象,所以這張專輯聽起來很流行。」這首花了快一個月創作的歌完成後,也被他的另一個樂團發條人看中,於是黃子軒寫了國語版本,「但唱過後真的覺得很怪,反而客語版的編曲沒有這麼華麗,跟我當時寫這首歌的想法比較一致。」
從原本創作華語音樂一腳跨進客語領域,黃子軒說,語言還是最初遇到的罩門。剛開始,用很直觀的口語書寫下來的歌詞,其實根本不是客語的使用習慣,尤其要轉化成歌詞更困難,「我記得我第一個下筆寫完的歌詞,看完後覺得好害羞,想說怎麼這麼爛,後來慢慢開始一直練習寫,真的抓到一些感覺,會運用韻腳後才敢發表。」就像創作〈回家的路〉那個時期,有些歌詞明明有更好的用字,但就是堅持想要用那時想到的字詞,「但是有的也就這樣,過了就過了,音樂本來就是一個會有遺憾的產業。」
但為了唱好客語,黃子軒開始認真鑽研客語辭典,〈回家的路〉中的「抬起不定的腳步」、「做夢時節 / 目水流」他都特別去查該如何發音,希望能夠呈現完美的客家語情境;而他最喜歡這首作品的最後一段「回家的路 / 現在還很清楚 / 有多少多少的苦 / 放心肝肚 / 做夢時節 / 目水流」,因為要追溯回家的歷程其實是很辛苦的,當時會覺得,「如果我沒有成功,是不是還有回家的資格?」
〈回家的路〉發行後,最令黃子軒印象深刻的,是他參加韓國的音樂祭,雖然語言不通,但有韓國聽眾說,可以從音樂旋律中,感受到他想要傳達的感受,「我覺得創作最棒的一點就是,聽眾可以開放地帶入自己的感受,找到各自對音樂的闡述,然後這首歌,就可以寫進每個人的人生。」
〈回家的路〉將黃子軒帶進金曲獎殿堂,「家」,也成為他後續音樂創作的重要命題,這首作品也讓他開展了中國大陸、馬來西亞樂評對他作品的興趣,他笑說,「這張專輯的得獎,不僅開展了我的人生視野,也多了很多海外的演出邀約,更重要的是,我開始覺得,好像成為流行音樂業界的一份子了。」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