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5月17日 星期五

我想有個家-不批判說教讓人最有共感的社會關懷之歌

作曲:潘美辰       作詞:潘美辰

演唱人:潘美辰

編曲:洪艾倫/丹尼

製作:李富興

收錄專輯:是你

出版時間:1989

出版公司:藍與白

受訪者:潘美辰

採訪撰文:王景新

 

1989年八月二十六日,台灣出現第一次高舉都市議題的社會運動,以夜宿台北市忠孝東路抗議高房價,當年的無殼蝸牛「八二六夜宿忠孝東路」號召五萬多人響應。而早在這場社運半年之前,潘美辰就先知般地高歌〈我想有個家〉,卻又用相比羅大佑等抗議歌手相對溫柔的方式傾訴。

 

「人生就應該愛得徹徹底底轟轟烈烈,痛快淋漓,努力不懈,熱情不滅,正面迎擊,跌倒了再站起來。這是我的歌我所追求的毫無迴避的,不變的生命價值。」潘美辰自許,歌與人並不因時間移轉而有所動搖,但每一首歌細細品味,還是能感受到人生的不同層次與樣貌,一如〈我想有個家〉,「想有個家應該是從古至今所有人的渴望。如果沒有家,四處流浪更別談所謂自由。」

 

潘美辰回憶,寫〈我想有個家〉算是心情的釋放,當年十六、七歲離家開始半工半讀,「好不容易向父母爭取到自己出來獨立的機會,告訴自己無論再累、再委屈或被欺負,就算生病也是報喜不報憂。一直到現在都是一樣的個性,再難、再累、再心情不好,也不會和家人分享讓他們擔心。」所幸,潘美辰一個人孤單無助時,會拿起吉他自彈自唱抒發心情。我想要有個家/一個不需要華麗的地方/在我疲倦的時候/我會想到它潘美辰就像寫日記一樣,把離開在我的心情勤懇紀錄,「一個人在外,浴室與人共享、分租房間要看人臉色,生活拮据,一切只能靠自己。」潘美辰畢竟是人,有時也不免覺得自己處境可憐,「這也激發我內心正能量,要上進要有所作為,再難也要堅持住。這首歌就在抒發那樣心情所寫下的。」

 

憶及早年合作的製作人李富興潘美辰初任歌者的畫面一一湧現,「李富興老師很嚴格,每次配唱我都非常戰戰兢兢,他一開始會很溫柔,但如果一再唱得讓他覺得不滿意,他就會進到錄音間,哪怕只是看著你都很嚇人。」但相處久了,潘美辰也發現李富興其實不像外表那麼冷酷,而且當時是新人,也需要這樣的製作老師來磨練,「就像每當只要我高音唱不上去,老師就會逼我一定要做到,所以我很欽佩他,也很感恩他。」

 

〈我想有個家〉由洪艾倫丹尼編曲,同樣也將所有樂手集合同一間錄音室同步錄音。「編曲風格按照我寫這首歌時的整體氛圍為方向,而最令我佩服感動是這歌三十多年了,只要前奏一下就清楚知道是這首歌曲。」潘美辰體悟當時的編曲非常注重獨特性及辨識度,「這也是我往後製作歌曲時,努力達到的重點。」

 

〈我想有個家〉也並非一逕溫情,第二段副歌展現搖滾的批判態度,與第一段副歌完美區隔,將焦點從己身,轉移至他人,高唱雖然你有家/甚麼也不缺為何看不見你露出笑臉/永遠都說沒有愛/整天不回家潘美辰指出,這視角切換的創意是對現實社會扭曲價值觀的反諷。「即便許多人其實生活舒適無憂,有很好的家,爸媽很照顧你,卻反而覺得一切事如此的理所當然。」比起沒有家,或在外打拼離鄉背井的人們,潘美辰感慨他們反而更懂「家」的意義,「當時讀書時一個人在外面住,會遇到其他同學覺得家人或爸媽管他、唸他覺得很煩,而想到我住的地方躲避,不想回家。」相形之下,潘美辰多渴望回到家不是一個人。潘美辰藉歌溫暖提醒,別卻身在福中而不自知,「希望讓更多人知道家是溫暖的港灣,是受傷時唯一可依靠的地方,寫〈我想有個家〉也想呼籲不管貧窮或富裕,都該找回對『家』的重視與溫情。」

 

〈我想有個家〉一唱三十多年,「到那麼多地方演出,基本上已唱了數千場,每一次唱這首歌都還是特別的有感覺。尤其聽到台下所有觀眾與一同齊唱,更讓我覺得倍感榮幸與驕傲,能帶給許多人對家的渴望與激勵。」

 

潘美辰每一張專輯都藏著驚喜,像這首〈我想有個家〉被排在第五首歌,在錄音帶盛行時,算是「冷門曲序」,卻反而眾口傳唱,成為一大熱門。潘美辰不免有些感嘆,過去反而比較有機會欣賞專輯中除了主打的其他歌,「畢竟是實體,才有機會好好聽完一整張專輯。對我來說,我的專輯每首歌都是重點,都是用心製作的,沒有刻意安排,也就沒有所謂『冷門曲序』。」

 

   1988台北市新成屋、預售屋平均房價每坪16.4萬元,1989年大幅度飆漲到二十四萬元,一年房價漲幅46.3%。不過,三十多年過去,眼看台北市的新成屋平均房價來到104.8萬元,對比「無殼蝸牛運動」時,漲了四倍不止,還好,還有一首〈我想有個家〉,一首不批判說教,卻讓各時代常民最有共感的社會關懷之歌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